当前位置:首页 > 手机资讯 > 正文

城市更新,“上新”更“上心”

城市更新,“上新”更“上心”

近段时间,随着气温渐渐回升,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口袋公园可以看到不少市民在此健身娱乐,乐享“春日时光”。这一点缀在城市一角的小游园,自去年建成以来,迅速成为周边居民晨练、遛弯的好去处。宽敞的健身步道、崭新的休闲座椅为居民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

对于城市更新所带来的变化,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感受颇深。行走在开发区的大街小巷,身边“小而美”的公园变多了,网明园、秋棠园、畅彩园等口袋公园每逢周末热闹非凡;昔日“断头路”今朝变通途,胶莱河路改造后实现了华山路—东二路的贯通,出行更加便利;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胜医西区经过更新改造,居民迎来“新生活”。

“推进城市更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主动倾听民声、问需于民。”今年两会期间,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张金海在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感触颇深、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推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因此,城市更新要关注老年群体的诉求,做好适老化改造等工作,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养老服务需求。”

“适老化”“无障碍”等关键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为后续工作开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年来,开发区将适老化改造、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完整社区创建等统筹推进,确保新(改、扩)建市政道路、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居住区等各类建设项目严格落实无障碍建设相关标准,并做到无障碍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开发区积极推进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通过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突出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针对听力残疾人家庭配备报警水壶;为精神、智力残疾人配备防走失定位器;对于肢体残疾人,重点改造通道、卫生间和厨房,安装扶手、降低台面等,真正让残疾人生活有爱无“碍”。2024年,开发区共为37户有无障碍改造需求且符合改造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改造。

家里需要改造,公共环境也要改造。如今,越来越多的场所将适老化改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和市政配套建设中。

· 在东城街道海河小区,为助力老年人走出家门,解决上下楼出行问题,在楼道内加装无障碍扶手、楼道拐弯处安装折叠“爱心座椅”,方便老年居民在上下楼时歇脚和抓握。

· 在锦华公园、悦来湖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园公厕内,配备有第三卫生间,内设一系列无障碍设施,为特殊群体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如厕环境。

· 为满足老年患者就医需求,市人民医院在门诊大厅服务台设立了老年及重点人群关爱帮扶站,除了为老年人提供位置引导、咨询服务外,还配备有轮椅、血压仪、老花镜等。

将人文关怀注入城市肌理的实践,让助老扶困的温度真正转化为城市文明的刻度。开发区将继续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统筹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安全便捷、连续贯通、多元包容的无障碍和适老化环境,让广大居民共享城市更新建设带来的实惠。

最新文章